智能垃圾分類投放站
綿陽新聞網訊 “小緣,玻璃瓶屬于什么垃圾?”“玻璃瓶屬于可回收物。” 近日,涪城區環境衛生和綠化中心將智慧環衛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搬進九洲江渚小區,居民們現場體驗搭載AI技術的智能分類設備,在“一問一答”間感受“科技+環保” 的垃圾分類新方式。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款智能垃圾分類設備采用全封閉箱體設計,設備上有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個投遞口,清晰的圖文標識一目了然。居民只需通過微信掃碼、IC卡、人臉識別或手機號登錄,選擇對應類別,投遞口便自動開啟,全程操作簡單直觀。如果投放的是可回收物,設備還會實時顯示垃圾重量和積分,點擊“結束投遞”,相應積分便會自動存入個人賬戶。
據了解,這臺設備最大的亮點是植入了AI功能。如果居民不確定垃圾如何分類,只需詢問AI助手“小緣”,便可輔助居民進行分類,并打開倉門。此外,投放可回收物還能累積積分,居民既可將積分提現至微信錢包,也可在平臺上兌換商品。
“剛才投遞的紙箱和塑料瓶換了600積分,相當于6角錢,既方便又環保。”小區居民胡倍蘭表示,過去大家習慣將垃圾混扔,不僅影響小區環境,還容易產生異味。如今有了智能設備,可回收物能“變現”,分類投放也更便捷,小區環境明顯改善。
涪城區環境衛生和綠化中心治理股工作人員王俊表示,智能垃圾分類設備進小區后,提高了市民分類投放意識,減少了垃圾混投現象,同時也降低了因混合堆積,引發蚊蠅滋生、病菌傳播等風險,有效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記者 尹秦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