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徐家橋發生山體崩塌險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7月10日下午,隨著指揮長一聲令下,綿陽市2025年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演練在仙海區拉開序幕。副市長、市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指揮長黃波出席活動。
本次演練模擬仙海區沉抗鎮徐家橋社區一處崩塌隱患點遭受強降雨,危巖體可能大面積垮塌,群眾轉移時被困,且遭遇電力、通訊中斷、道路阻斷的情形。現場,地災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和當地政府各司其職,共出動村社干部、應急隊伍、醫療救援人員及群眾代表60余人,以最短時間組織危險區內群眾安全撤離并妥善安置,檢驗了“預警響應-搶險救援-轉移安置”全鏈條處置能力。
此外,活動現場展示了我市加快探索運用的邊坡微震監測與光纖聲波傳感技術、山洪泥石流在線預報預警、無人機全天候遠程監測等科技手段,這些技術正助力提升地災智能監測預警與響應能力,實現人防技防結合,為精準研判和決策提供更多支撐。
隨著“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臨近,市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要求,各地要密切關注雨情汛情,加密監測預警,動態排查隱患,強化“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扎實開展實戰演練,完善預案體系;嚴格執行“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壓實屬地責任,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筑牢安全防線,切實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記者 蘭建春 何茂松)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