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7月5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云前往北川羌族自治縣、安州區督導檢查防汛搶險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壓緊壓實各方責任,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嚴格落實“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加快基礎設施搶通修復,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全力保障生產生活平穩有序。
G347北川石泉堡隧道是綿陽地區進入阿壩州主要交通要道之一,受7月4日轄區局部暴雨影響,該道路出現路基垮塌、高位崩塌、道路中斷的情況,目前已實行交通管制,正科學組織排險和搶通保通。李云來到隧道出口道路垮塌處,察看道路受損情況,現場指導排險搶通工作。他強調,要集中專業力量,科學指揮調度,做好山體滑坡、崩塌、垮塌地段的臨時性處置,全力以赴排險除危,同時要抓緊評估災害損失,積極謀劃申報修復項目,高質高效推進水毀道路修復,盡快恢復道路通行。督導檢查期間,突發山體滾石滑落,李云當即要求停止作業,并叮囑現場施工作業人員加強巡查監測,確保自身安全。
防洪治理工程對保障區域防洪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來到安州區高川鄉黃洞子溝,李云了解黃洞子溝山洪溝治理工程建設情況,聽取山洪泥石流隱患治理情況匯報,強調要加強河道治理,抓緊河道清淤疏浚,加強防洪工程運行管理和維護,確保長期發揮防洪效益。要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汛情變化,發揮好預報預警系統作用,加強高危地區監測預警,做好防御暴雨應急和搶險工作,嚴格落實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及時果斷轉移避險,嚴防次生災害發生,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風險。
督導檢查中,李云指出,本輪強降雨天氣接近尾聲,要在降雨間隙,扎實做好險堤險壩加固工作,全力搶修搶通受損道路和電力、通訊設施,保障救援物資運輸暢通和群眾出行安全。要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受損房屋、山體邊坡、河道堤防、山區旅游設施、道路橋梁等進行拉網式、地毯式再排查,及時整治新增風險隱患點,對可能受威脅區域加密監測預警,做到防范在先、發現在小、處置在早,確保不留盲區死角。要舉一反三,加快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強化綜合防御和系統治理措施,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對可能出現的各類險情隱患做到心中有數、應對有方、處置有效。要密切關注下一階段的雨情、水情,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的萬全準備,在扎實抓好山區防汛減災的同時,統籌抓好極端天氣下的城市防澇工作,全面排查整治城區易澇點、地下空間、重要基礎設施等部位防澇隱患,靠前預置防災物資力量,引進用好新技術、新設備、新手段,加強極端條件下實戰演練,筑牢防汛搶險救災防線,全力以赴確保安全度汛。
市政府秘書長余青根,北川羌族自治縣、安州區以及市級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參加。
(涪江觀察記者 劉鑫/文 蔣浩/圖 宋德平/視頻)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