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王培哲 宜賓觀察 羅順
溫暖囑托
四川地處長江上游,要增強大局意識,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堅定不移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這一江清水。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宜賓三江口,眺望三江交匯處,聽取當地推進長江流域生態修復保護、實施長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況介紹。
俯瞰宜賓三江口景觀。羅順 攝
【回訪看變】
7月的宜賓三江口,熾熱的水汽在江面上升騰,金沙江、岷江碰撞匯聚成磅礴的力量,向東奔涌而去。進入汛期,無人機巡河隊沿河道飛行,沿線水質和江岸的水位情況一目了然,實時傳輸至大數據指揮平臺。
守護一江清水。三年來,宜賓“內外兼修”,開展城市污水治理“提質增效”,建立起區域水環境協同保護機制,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水生態治理向更廣、更深處推進,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的建設思路逐漸清晰。
這些舉措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態成果——三年來,宜賓22個國省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持續保持100%,長江鱘天然水域產卵場改造與自然繁殖試驗成功,長江宜賓段魚類種群監測數量增加至92種。
回訪三江口,記者在這里尋找一江清水背后的“治理密碼”。
從宜賓市長江公園眺望三江口景觀,金沙江和岷江在這里匯聚成長江。 羅順 攝
更新老舊管網、提升收集處理效能
城市污水處理聚焦“量”與“質”
7月3日一早,宜賓高鐵南片區鳳凰溪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工地上,現場負責人李畢走近污水井,檢查管道焊接質量。這關系到數公里長的排污線能否發揮作用,緩解宜賓南岸片區污水處理能力日漸緊張的局面。
“老城區面積大,部分污水管網仍是半露天式的,新城區人口快速擴張,原有的污水管網面臨瓶頸。”宜賓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公用管理工作組組長郭麗群介紹,城市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將導致污水外溢,進而給城市水污染治理帶來壓力。
宜賓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宜賓每日產生的污水量約為30萬立方米,全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超過40萬立方米。末端污水處理能力尚有富余,問題集中出現在管網上。
宜賓三江口鳥飛魚躍。羅順 攝
過去三年,宜賓新(改)建排水管網約600公里,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比2022年提高約30個百分點。在老城區面積較大的翠屏區,當地三年時間投入超10億元,幾乎重塑了老城區污水管網體系。未來三年,宜賓計劃再新(改)建200公里城市污水管網。
在敘州區趙場街道水竹林路經營餐廳的許先志記得,以前周邊商戶每天產生的廚余污水直接倒在路邊的污水井蓋里,碰到大雨天氣,井蓋里的污水漫出到整條街。“現在固體物有廚余垃圾車統一回收,污水我們從專門的市政管網排放。”許先志說。
隨著污水處理“量”的短板逐漸補齊,整體運行效率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一組數據顯示,宜賓大部分污水處理廠每天污水濃度的高峰大多出現在凌晨2—3點,這與污水排放高峰相差了6—7個小時,長時間的污水輸送過程,途中部分管網漏損和外水入侵影響,給污水收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今年,宜賓三江新區劃出約30平方公里范圍,過去管網、泵站、污水處理廠由多個運維單位共同參與的污水處理流程,如今交給一家企業統籌運營。這種“廠網一體”的污水設施專業運維模式,意在解決過去的碎片化運維問題,提升污水處理系統運行效率。
在污水處理過程的“質”上下功夫,宜賓計劃定期開展污水處理管網“體檢”,把發現的問題打包成項目清單,對上爭取獎補資金的同時,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污水設施維護,“力爭‘干一片、成一片’。”郭麗群說。
宜賓市敘州區鳳凰溪污水管網建設項目現場,項目將補齊宜賓南岸西區城市污水輸送能力短板。羅順 攝
部門聯動協作,突出源頭管控
水生態治理兼顧“點”和“面”
“今天營業情況怎么樣?廚余垃圾量大不大?”7月6日晚,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高橋村胡家溝河邊,村黨支部書記胡楊和同事一起開展日常巡河,附近十余家農家樂、民宿是他們關注的重點。2公里左右的河段附近有100余戶居民,生產生活污水容易污染河道。
胡家溝河是南廣河的一級支流、長江的二級支流,水流量較小、周邊居民密集的現實情況,使得其對環境污染更加敏感,曾面臨周邊養殖、生產污水直排導致的水環境惡化問題。
俯瞰宜賓市長寧縣百里淯江綠色低碳產業走廊。羅順 攝
此前,宜賓境內長江、金沙江干流持續穩定達到Ⅱ類水質。接下來,像胡家溝河這樣的小流域,被稱作大江大河的“毛細血管”,是宜賓凈化水生態“最后一公里”的重點。
宜賓市水利局高級工程師朱鴻介紹,小流域治理的難點在于其自身流量較小,對污染的承載能力較弱,周邊干擾因素較多。從一個養殖場、一家工業企業,到河底淤積的泥沙,有時一場降雨就會讓整條河流變渾濁。
解題的思路正在形成。
眼下,位于宜賓市敘州區泥溪鎮張壩村的文星河河段,每季度的巡河工作又一次啟動。參與巡河的有敘州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交通運輸局和泥溪鎮的工作人員,大家走現場、找污染源,會商解決思路。
在泥溪鎮經營建材生意的劉鑫毅說,以前大家聽說環保要求更嚴格,都擔心家門口的建材廠、養殖場不能辦了,“后來才知道,關鍵是改掉過去直排文星河的污水管,現在不僅訂單沒受影響,周邊居民對我們的態度都變好了。”
宜賓三江新區竹文化公園內的宜南河畔,小流域綜合整治效果初現,水質大幅提升。 羅順 攝
“我們現在成立了由水利部門牽頭的會商機制,比如一個養殖場的排污問題,涉及農業、水利、環保等部門,誰來規劃污水管道、誰來建設凈化設備,誰來做好后期監督,會商的目的是明確分工。”朱鴻介紹。
治理成果正在顯現。宜賓市水利局河長制工作科科長何天福表示,三年來,宜賓圍繞小流域治理,宜賓投入資金14.25億元,新(改)建污水廠15座,新(改)建污水管網696公里,相繼完成了146個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每年從源頭上減少污水排放量約2900萬噸。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