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才立,業以才興。人才既是創新驅動的核心引擎,更是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撐,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新時代人才工作當以機制創新破局開路,在引才、育才、用才上精準發力,方能匯聚天下英才,為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創新引才機制,構筑聚賢納才“強磁場”。在區域競爭白熱化的當下,破除地域、學歷、身份的桎梏,秉持“不為所有、但求所用”的開放理念,方能廣開進賢之路。線上依托數字化平臺搭建“云端引才館”,線下舉辦高端人才峰會,構建多維信息網絡,讓發展機遇與政策優勢精準觸達人才。深化“柔性引才”戰略,吸引頂尖人才“候鳥式”服務、“項目制”合作,為地方發展注入前沿智慧。拓展國際視野,通過建立海外人才聯絡站、舉辦跨國人才對接會,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更要打好“鄉情牌”,以桑梓情懷感召在外人才反哺家鄉。完善“安居+創業+服務”政策包,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醫療健康等方面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下。
創新育才模式,鍛造賦能成長“孵化器”。人才成長如同幼苗成材,既需理論滋養,更要實踐淬煉。立足產業發展需求,定制“靶向培養”,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依托高校實驗室、企業研發中心建設實訓基地,讓人才在真實場景中積累實戰經驗,實現課堂學習向崗位成才的跨越。實施青年人才“育苗計劃”,為其量身定制成長路徑。建立“終身學習”體系,定期舉辦高端研修班、學術沙龍,幫助人才更新知識結構、拓寬國際視野,確保人才能力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
創新用才方式,激活干事創業“動力源”。用好人才是最大的尊重,釋放潛能是最好的激勵。堅持以事擇人、人崗相適,建立能者上、優者勝的競爭機制。推行“揭榜掛帥”“賽馬比拼”等制度,讓人才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主戰場亮本事、展風采,以實績論英雄。完善多元化評價體系,既看論文專利,更重轉化實效;既評專業能力,也考團隊貢獻,讓實干者受褒獎、創新者得實惠。厚植“近者悅、遠者來”的發展沃土,打造包容開放的創新生態。優化容錯機制,為敢闖敢試者撐腰鼓勁;健全薪酬激勵體系,讓人才價值與市場價值相匹配;搭建成果轉化平臺,打通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最后一公里”。通過全方位賦能,讓人才智慧充分涌流,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付笛)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