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內高速全自動織機高效運轉
●同益新絲綢全產業鏈項目一期計劃打造2萬畝高標準桑園
●目前已有130多張蠶種開始試生產,可以實現每小時投喂700盤蠶飼料
●全面達產后,預計可以年產鮮繭9000噸、白廠絲1200噸、白綢1200萬米,帶動就業2000人以上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鹽亭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海峽兩岸產業合作標志性成果,同時也是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點項目——同益新絲綢全產業鏈項目正式投產。這標志著鹽亭縣成功構建起從智能化種桑養蠶到繅絲織綢的完整絲綢產業鏈條,為打造百億級蠶桑絲綢產業集群注入強勁核心動能。
6月30日,記者走進該項目車間看到一派火熱的生產景象。在恒溫恒濕的智能化蠶種飼育車間,首批選育的蠶種已進入科學化飼育流程;另一邊的繅絲織造區域,銀絲飛旋,高速全自動織機高效運轉,潔白的綢緞如流水般傾瀉而出。
目前已有130多張蠶種開始試生產,可以實現每小時投喂700盤蠶飼料,該項目所有生產線全部投產后,可以實現日出800張蠶種。它的成功投產,詮釋了鹽亭將珍貴“文化紐帶”轉化為澎湃產業動能的生動實踐。
“全面達產后,預計可以年產鮮繭9000噸、白廠絲1200噸、白綢1200萬米,帶動就業2000人以上,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鹽亭農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洪燦介紹,在這里,通過精準模擬蠶最佳生長環境,實現了全年滾動式養蠶收繭,從根本上解決蠶繭生長季節性問題,達到規模化、標準化和自動化養殖,實現農業屬性向工業化轉型。
據了解,同益新絲綢全產業鏈項目一期計劃打造2萬畝高標準桑園,目前已在鹽亭縣的高渠、富驛、西陵等鄉鎮流轉土地約6000畝(含部分灌木林地等),并完成栽植約4000畝。這條紐帶成功串聯起一產(種桑養蠶)和二產(繅絲織綢),不僅能有力帶動周邊村集體經濟的持續增收,更能成為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
“接下來將進行設備安裝及調試,二期計劃引入數碼印花。項目將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帶動周邊農戶就業增收,最終打造成集栽桑、養蠶、繅絲、織綢、文化創意與研學旅行于一體的全產業集群。”潘洪燦說。
同益新項目的正式投產,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強大的產能,更通過全產業鏈的深度整合,將“世界絲綢之源”的文化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業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從一粒繭到一匹綢,再到一個集科技、生態、文化、富民于一體的產業集群,鹽亭正沿著這條金色的絲綢之路,奮力譜寫產業興、百姓富、文化盛的嶄新篇章。(鹽亭融媒記者 楊沐琪 彭紫薇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