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禁毒教育展覽館
綿陽新聞網訊 “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記者走進江油市禁毒教育展覽館,通過沉浸式體驗,揭開禁毒教育的科技面紗,探尋新時代禁毒宣傳教育的創新實踐。
江油市禁毒教育展覽館位于江油市三合鎮,建筑面積近400平方米。展館科學劃分為毒情毒史區、毒品認識區、防毒拒毒區、禁毒參與區、禁毒成果展示區五大核心區域,深度融合現代科技禁毒設備,以互動體驗為紐帶,搭建起系統化的禁毒知識學習平臺。
進入毒情毒史區,泛黃的歷史照片與詳實的文獻資料交相陳列,圖文展板與多媒體影像立體呈現。斑駁的歷史印記,深刻揭露毒品對國家、民族和人民造成的巨大傷害,無聲地警示著參觀者銘記歷史,筑牢禁毒防線。
在毒品認識區,光電互動裝置成為科普“主力軍”。輕觸裝置,第三代毒品分類展示立刻呈現在熒幕上,新型毒品的偽裝形態、化學成分、成癮機制等信息動態展現。“郵票”“跳跳糖”等新型毒品極具迷惑性——“郵票”作為強力致幻劑,微小劑量即可引發嚴重幻覺和精神錯亂,對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損傷;偽裝成零食的“跳跳糖”,實則混合冰毒、搖頭丸成分,遇水即溶,極易誘導青少年誤食。這些“披著羊皮的狼”,讓禁毒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凸顯出全民提升識毒能力的緊迫性。
防毒拒毒區則化身為實戰課堂,真實案例數據庫滾動播放吸毒者的慘痛經歷,讓“毒品陷阱就在身邊”的警示深入人心。
記者了解到,江油市禁毒教育展覽館自2017年6月建成投用以來,年均接待參觀者超8萬人次。2021年10月,該館被四川省依法治省辦公室命名為省級“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成為省內禁毒宣傳教育的標桿平臺。
江油市禁毒教育展覽館以科技賦能教育,以體驗深化認知,構建起“知毒—識毒—防毒—拒毒—禁毒”的全鏈條教育體系。在“禁毒護航·青春向陽”的年度主題引領下,這座承載著歷史使命與時代擔當的展館,正持續發揮陣地作用,為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構建無毒社會注入強勁動力。(記者 劉晏男 張瀚巍 文/圖)
延伸閱讀
“笑氣”是毒品嗎?
□人民日報記者張天培
“笑氣”化學名稱為一氧化二氮,廣泛應用于醫療臨床、食品加工等領域。人吸食后,會感到短暫的輕松,不自覺發笑甚至產生幻覺。“笑氣”具備極大的成癮性和危害性,大量吸入“笑氣”后會產生幻覺、神志錯亂、視聽功能障礙和肌肉收縮能力降低等一系列副作用。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禁毒教研室主任張黎介紹,根據刑法、禁毒法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前,“笑氣”雖未被列管為毒品,但已被列入了危險化學品目錄,屬于危險化學品,非法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以及使用“笑氣”都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長單葉驊介紹,針對以“笑氣”為代表的未列管成癮性物質濫用問題,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販賣、運輸和吸食濫用“笑氣”違法犯罪,對發現有明顯成癮性和較大危害的非列管物質,推動及時納入管制。今年一季度,各地公安機關破獲涉“笑氣”刑事案件8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01人,繳獲“笑氣”19.3萬升。
當心新型毒品偽裝成減肥藥
□人民日報記者王欣悅
近年來,新型毒品的偽裝越來越隱蔽,哪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容易成為新型毒品的偽裝?重慶市公安局禁毒總隊民警提示:“新型毒品常偽裝成飲料、減肥藥、糖果等日常物品,通過社交平臺等方式交易;還會在酒吧、KTV等娛樂場所,被混入飲料或食品中,誘騙青少年嘗試。”
普通人如何辨別?一要查看包裝與標識,正規產品有完整規范的包裝、標識,包含生產廠家、成分表、生產日期、保質期、批準文號等信息。二要關注成分與功效,若產品聲稱有快速、神奇的減肥效果,不節食、不運動就能大量減重,其成分中可能含有安非拉酮、麻黃堿等國家管制精神藥品成分。三要觀察售賣渠道與方式,若“減肥藥”“提神飲料”等通過非正規渠道售賣,如私人微信、不明網站,或在娛樂場所、街邊等地方私下交易,就要格外警惕。
(原載2025年6月26日《人民日報》)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