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關鍵問題
優服務
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提供“喘息”服務;探索智慧養老,推動智能化技術應用于失能照護
能支付
建立照護經費保障機制,完善福利補貼制度;健全養老保險體系,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有人干
加大養老護理員培養,完善激勵政策;培訓家庭照顧者,發揮親情照顧作用;發展老年志愿服務,引導低齡老年人參與照護
可持續
完善老年人綜合能力評估制度,動態調整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健全照護服務標準體系;出臺政策助力養老服務主體降本增效,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推動養老服務擴容提質,兜緊兜牢失能老年人養老保障。”6月16日,在網上看到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健全“一老一小”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對全面加強“一老一小”工作作出系統謀劃部署的消息后,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同養護院院長張營馬上把消息轉發給了同行。
《實施方案》公布后,引起網友熱議。從《實施方案》的字里行間,大家讀到了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也看到了養老服務擴容提質帶來的發展空間。《實施方案》對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作出安排部署,針對失能老年人這類群體有哪些考慮?失能老年人的養老保障如何體現?專業的照護人員怎樣穩定下來?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
“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方案》提出具體務實的改革措施。下一步,民政部門將立足四川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的情況,堅持兜底線、促普惠、提質量、補短板,積極構建具有四川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
據介紹,我省將進一步健全失能照護和救助供養制度,兜緊兜牢特困、低保、高齡、失能老年人的養老保障。優化布局縣級特困失能人員養護院,加大護理型床位建設和改造升級力度,對普通型床位和護理型床位實行差異化補助,到2027年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8%。繼續通過民生實事等方式支持家庭智能適老化改造,探索以消費補貼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服務。健全養老服務支付體系,推動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機構范圍。
具體來講,就是要解決失能照護“優服務”“能支付”“有人干”和“可持續”的問題。比如強化失能照護“優服務”,就要積極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為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日間照料、短時全托等“喘息”服務。同時,積極探索智慧養老,推動智能化技術和產品在失能照護中的應用。
保障失能照護“能支付”。要建立失能老年人照護經費保障機制,完善失能老年人福利補貼制度。加快健全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立覆蓋全體老年人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讓更多失能老年人能夠購買照護服務。
推動失能照護“有人干”。要加大養老護理員培養力度,完善收入分配、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政策,增強職業吸引力,擴大養老護理員穩定來源。支持開展家庭照顧者照護技能培訓,發揮家庭成員親情照顧作用。大力發展老年志愿服務,引導有能力、有意愿的低齡老年人參與失能照護。
解決失能照護“可持續”。完善老年人綜合能力評估制度,圍繞失能老年人照護適時調整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健全完善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標準體系,切實做到有標可依、規范運行。出臺更有含金量和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助力養老服務經營主體降本增效,實現養老服務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丹)
(原載2025年6月17日《四川日報》)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