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之時,消化道疾病悄然進入高發期。那么,究竟該如何守護消化道健康呢?
近日,記者采訪了綿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四〇四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晏勇。他指出,消化道疾病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例如,那些鐘情于泡菜、偏愛食用較燙食物的人群,若出現上腹痛、黑便、不明原因的消瘦以及飲食不規律等狀況,就需要格外留意。與此同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一問題也不容小覷,若不加以重視,極有可能導致慢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等。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消化道腫瘤癥狀較為隱匿,但也并非毫無蹤跡可尋。倘若能及時察覺身體的不適并就醫,通過高清放大內鏡檢查及內鏡微創手術等先進手段進行治療,治愈率可達90%以上。
2021年,60歲的周先生因腹痛、便血來到綿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四〇四醫院)就診。經過高清放大腸鏡檢查及病理活檢,他被確診為進展期右半結腸癌。周先生接受了醫院外科手術與化療,術后身體恢復情況良好。而其妻子也出現了早期癥狀,在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檢查后,同樣被診斷結腸癌,隨后順利進行了手術。目前,二人的恢復狀況均十分理想。
晏勇表示,若周先生提前進行腸鏡篩查,提前發現結直腸息肉等癌前病變,并及時行內鏡微創治療,可能就會避免發展到結腸癌,避免外科手術。目前,晏勇定期對患者進行回訪,密切關注他們的康復情況,在這一過程中,醫患之間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作為綿陽市消化疾病防治中心、四川省上消化道癌機會性篩查單位,綿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四〇四醫院)消化內科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沉淀,已然成長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四川省臨床重點專科,在行業內具備相當的影響力。多年來,醫院憑借精湛的醫術、先進的設備以及優質的服務,常年榮獲“四川省消化道癌機會性篩查優秀單位”稱號,為本地區的消化道疾病防治工作樹立了標桿典范。
除了在醫療技術方面不斷追求精益求精,綿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四〇四醫院)還加大了健康科普力度。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廣泛地向市民普及消化道疾病的預防知識,積極倡導健康的飲食習慣。
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患消化道腫瘤的風險隨年齡而增加,即使沒有任何不適癥狀,也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胃腸鏡篩查,及時發現早期病變,如結腸息肉、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等。有胃腸道腫瘤家族史或者既往有胃腸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或來自胃腸道癌高發地區的高危人群,已經出現了腹痛、腹脹、噯氣、燒心、反酸、不明原因消瘦、黑便等,更需要做胃腸鏡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涪江觀察記者 李錦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