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科技賦能川產道地麥冬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暨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麥冬單品種聯合攻關小組學術交流會在三臺舉行,各地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議推動川產道地麥冬產業高質量發展。
交流會現場,與會嘉賓走進生茂鴻業生態麥冬種植科研示范基地,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三臺正在試點推廣中的新品種“涪麥1號”,其總皂苷含量的提升有利于提高藥品品質,更好服務患者。
近年來,三臺積極推廣麥冬水肥一體化技術。如今,新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實現水肥一體噴撒,每畝每年可節約用水40至50噸,節約用肥150至200公斤,節約撒肥4至6個人工。
另一邊,伴隨轟隆隆的機械聲,由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研發的自走式麥冬收獲機進行了現場演示,所過之處,地里種植的麥冬輕松被采收。該機具一天可收獲50余畝麥冬,相比以前的懸掛式機具,能很大程度減少壓苗對麥冬的損傷。
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麥冬聯合攻關小組組長、市農科院中藥材所副所長戴維表示,還將繼續圍繞麥冬生態栽培需求,開展聯合攻關和示范推廣,為涪城麥冬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唐顯枚 王何力)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