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坪
暑假來臨,不少同學希望通過打暑期工積累社會經驗、賺取零花錢。不過,在體驗工作樂趣的同時,掌握相關法律知識至關重要。下面,就為大家梳理暑期兼職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助力大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暑假工與用人單位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根據《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二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所以暑假工與用人單位之間一般不構成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但這并不意味著暑假工的權益不受法律保障。雙方可簽訂勞務合同,約定工作時間、地點、報酬支付方式、勞務范圍等事項。若未簽訂勞務合同,也務必通過聊天記錄、錄音等方式留存證據,以便維權。
未滿16周歲可以打暑假工嗎?
一般情況下,嚴禁雇傭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并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所以,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打暑假工。
用人單位扣押身份證怎么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若遇到用人單位要求扣押身份證,同學們應果斷拒絕,堅決說“不”。
打了幾天工想辭職,可以拿到工資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十一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不過,根據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及時支付工資報酬,若拒不支付,打工者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暑期工的工資標準有無相關規定?
暑期工不屬于勞動法范疇的勞動者,也并非以打工作為謀生手段,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最低工資標準等規定并不適用于暑期打工的學生,但根據公平原則一般不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暑假打工期間出現工傷怎么辦?
在校大學生不具備合法的勞動者主體資格,暑假打工不算就業,與單位不構成勞動關系,因此不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范疇,不能認定為工傷。用人單位往往以此為由,拒絕承擔責任。
盡管不以就業為目的,但暑假工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關于勞務關系的相關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