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11時,在綿陽市三臺縣公安局劉營派出所內,一場由綿陽公安、三臺公安等單位聯合舉辦的“2025綿陽公安常態化反拐團圓行動”第25場認親儀式舉行,飽受分離之苦28年的陳擁軍夫婦終于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兒子陳虎。這個跨越近三十年的尋親故事,在多方努力下迎來了圓滿結局。
認親現場,陳擁軍顫抖著雙手緊緊拉住兒子虎子,淚水奪眶而出:“虎虎,我的兒子!都怪爸爸媽媽沒有照顧好你,這些年你受苦了。”他聲音哽咽,積壓多年的思念與愧疚在這一刻傾瀉而出。
2歲突然失蹤
父母多年尋親無果
時間回溯到1997年7月4日那天,在三臺縣靈興鎮花果村7組,年僅2歲的虎子在家中玩耍時突然失蹤,疑似被拐賣。當時,虎子的父母正在山西務工,接到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即趕回。
而早在孩子失蹤后,陳家爺爺第一時間就到轄區派出所報了案。公安機關迅速立案,組織警力并聯合村民,在當地各大路口、交通要道、車站展開大規模的摸排走訪工作,但多方尋找均一無所獲。
此后多年,陳擁軍夫婦一直不間斷地尋找孩子,他們的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只要聽到一點關于孩子的線索,就立刻前往核實,這份執著令人動容。
科技助力
DNA比對成功
案件的轉機始于公安科技力量的不斷升級。2009年,公安部建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信息系統(“打拐系統”)。三臺公安打拐辦民警劉曉輝前往陳擁軍夫婦家中采集血樣,將相關信息錄入系統。此后十多年間,隨著DNA技術的更新,民警先后3次采集兩人血樣,更新系統數據,以提高比對成功的概率。
今年5月,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胡祥雨作為打拐技術組長,被抽調至成都參加省公安廳組織的打拐專項會戰工作,負責失蹤被拐兒童人像研判。在會戰專班的努力下,綿陽市三臺縣失蹤被拐兒童陳虎的人像與成都市劉南(男,1996年出生)成功比中。省廳會戰專班迅速指令成都市局對劉南采集血樣檢驗入庫。
6月15日,經“打拐系統”比對并獲公安部確認,劉南與陳擁軍夫婦的血樣DNA符合三聯體遺傳標記,確認具有生物學遺傳關系。
系被人惡意帶走
今天終于和自己和解
進一步調查,警方掌握,1997年7月,陳擁軍父親的女友江二平(女,當年40多歲,身份系偽造)在與陳父發生矛盾后,為泄私憤帶走2歲的陳虎,并在幾個月后將其遺棄在成都市。隨后,陳虎被送至福利院,6歲時被合法收養,一直生活至今。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陳虎說,一直以為自己是被遺棄的,從未想過尋找親生父母。2025年6月,胡祥雨警官聯系到他,告知親生父母一直在尋找他,邀請他進行DNA比對。起初他有遲疑、有抵觸,但他內心還是想要尋求一份真相,所以決定進行對比。當得知比對成功時,他內心從平靜到逐漸泛起波瀾,深埋心底的對親情的渴望也被喚醒。
“我今天知道了真相,知道了我不是被父母丟棄的孩子,我和自己和解了,這對我來講,也是心靈的救贖。”陳虎說。
這場跨越28年的團圓,是綿陽公安不懈努力的成果,也是科技助力尋親的生動寫照。它不僅讓一個破碎的家庭得以完整,更給無數尋親家庭帶來希望。未來,“綿陽公安常態化反拐團圓行動”將繼續推進,幫助更多離散家庭實現團圓夢。
助你團圓 尋親不迷路
有需要尋親幫助的網友
下載“涪江觀察”客戶端
進入“助你團圓”尋親平臺
點擊“線索登記”頁面
填下您盡可能詳細的尋親信息
讓涪寶為你助力
讓愛早日團圓
新聞多一點
“助你團圓”
為涪江觀察×胡祥雨工作室
聯合推出的尋親平臺
(點擊上方圖片↑進小程序看詳情)
尋親信息、尋親動態
都將在這里實時發布
涪寶將同綿陽警方一起
助你回家
祝你團圓
(王璐 涪江觀察記者 劉晏男 張瀚巍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