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綿陽發布2025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第二產業增加值417.8億元,增長7.7%;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3.5%。而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鋰離子電池同比增長96.5%。
事實表明:一季度,綿陽工業實現“開門紅”,鋰離子電池更是交出“高分答卷”。對于這樣的成績,不禁讓人好奇,其“應試”技巧是什么?對此,記者日前走進了四川長虹杰創鋰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虹杰創”),探尋綿陽鋰離子電池一季度高速發展的“秘訣”。
作為綿陽鋰離子電池的“大頭”,在長虹杰創智能化生產車間,只見ABB機械臂馬力全開,精準抓取、上料,產線上的一塊塊鋰離子電池自動傳輸、精準下線,等待入庫打包,發往客戶手中。
“一季度,公司遵循‘穩存量、搶增量’工作思路,充分發揮綿陽和泰興兩大基地優勢,訂單量和出貨量均實現持續攀升。綿陽基地發貨5000多萬只,同比增長50%以上,銷售額同比增長145%。”長虹杰創鋰電池負責人宋澤斌介紹,在細分市場方面,公司一季度的表現也很“亮眼”,消費類電子、電動工具、清潔類工具等領域均有新增份額,依托高倍率電芯和定制化方案,進一步搶占了市場制高點。
整個一季度,長虹杰創產銷兩旺,所有產線馬力全開。宋澤斌告訴記者,公司積極應對客戶需求及供應鏈波動,通過技術工藝改進、加強內部管理協同,最大限度挖掘產能,產能利用率同比、環比均有較大程度提升;通過內部精細化管理以及制程工藝控制,產品良率大大提升;將經營目標下沉至基層班組,激發全員創新活力,確保產能最大化、訂單如期交付。
當前,已進入第二季度,面對持續增長的訂單需求,該公司早有謀劃和布局,將加強訂單與庫存精細化管理,與核心客戶深度對接,提前鎖定大宗訂單,優化在手訂單交付節奏,降低庫存成本。同時,加快產能擴張、新廠投產和海外布局,爭取海外基地盡快落地。
宋澤斌透露,目前,該公司——
◆正致力于研發與產品升級,持續加大對高鎳三元材料和固態電池等下一代技術的研發投入,迅速推出適配低空經濟、2/3輪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等行業定制化電池;
◆強化與上游企業的戰略合作,與優質鋰鹽和正極材料供應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確保關鍵原材料穩定供應與成本可控;
◆深度綁定下游生態,與PACK廠商及區域低空經濟、機器人行業、儲能系統客戶共建“一體化”解決方案,提升整鏈交付效率;
◆加強與東部及南部沿海城市的交流互動,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深挖內需市場,并跟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堅持“走出去”的發展思路,拓寬銷路,實現可持續性增長。
(涪江觀察記者 謝艷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