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25年中國(綿陽)科技城科技創新大會舉行。大會上,“高精尖”匯聚,“黑科技”搶眼,現場發布了7款硬核科技新品——優理奇機器人uni-module關節模組設備、城市級量子城域網、WP120航空渦噴發動機、衛星遙感地災隱患篩查平臺、綿陽市“低空智行”運營服務平臺、LWD800激光電弧耦合增減材裝備、綿陽市首個超級稻新品種……
聚焦大會發布的7款硬核科技新品,大家一起來看——
綿陽新聞網訊 7個新品發布、10個科技項目合作簽約、2家科創機構現場授牌揭牌……7月18日上午,2025年中國(綿陽)科技城科技創新大會在綿陽召開,現場多項成果達成合作簽約,涉及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
從簽約現場到生產一線,從實驗室到應用場景,本次大會聚焦科技創新核心議題,通過新品發布、重大項目簽約及授牌揭牌等一系列活動,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讓各家科技企業、機構共享機遇、加強合作、互利共贏。
在眾人見證下,航空航天軸系工程技術中心、中國(綿陽)科技城核醫療(學)聯合創新中心、應用技術研究成果轉化平臺、國產智能配電設備聯合實驗室等10個契合我市產業發展的科技合作項目成功簽約,四川省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授牌、先進輻射技術及醫工應用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揭牌。
大會上,簽約2個項目的天府產業技術研究院引起記者注意。作為綿陽科技改革的試驗田和創新生態的“關鍵節點”,該研究院于去年5月在綿陽掛牌成立,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產業研究于一體。此次大會上,其接連與四川神工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及川菱科技(惠州)有限公司簽署航空航天軸系工程技術中心合作協議、化學機械拋光(CMP)材料國產替代產業化項目合作協議,致力于關鍵技術攻關與科技成果轉化。
發展過程中,天府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彤深切感受到綿陽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綿陽市委、市政府對科技創新高度重視,為研究院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全方位保障,讓我對綿陽的發展充滿信心。”
據了解,本次簽約及授牌、揭牌的科技項目,是綿陽市圍繞“發揮中國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這一總牽引、總抓手,聚焦“587產業體系”建強創新鏈、賦能產業鏈,探索科技創新新路徑的生動實踐。項目涵蓋諸多領域,與綿陽產業布局高度契合,不僅數量可觀,更在質量上實現飛躍,將有效延鏈補鏈強鏈,助力綿陽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其中,現場授牌的四川省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是全國首個由產業方牽頭的機器人綜合訓練場,將聚焦工業制造、商貿文旅、應急救援、社會民生、城市治理五大重點應用場景,建設具備機器人技術研發、場景驗證、數據積累和產業協同等功能的具身智能創新生態,推動四川乃至西部地區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會上,綿陽科技創新再添盛事——為響應國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需要,服務國家及川渝地區先進工業裝備研發、高端醫療裝備及醫學應用等重大需求,先進輻射技術及醫工應用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應運而生。
此次揭牌的該重點實驗室,未來將為川渝地區高端智能制造、核醫療裝備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持和保障,推動我國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助力爭創世界高端裝備與核醫療技術創新高地。
去年以來,綿陽著力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和轉化時效,創新組建天府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綿陽)科技城中試服務公共平臺,獲批建設3家省級中試研發平臺,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突破200億元、實現倍增,讓在綿科技企業、機構能夠放心投資、安心發展。
綿陽市科技局副局長陳光明表示,綿陽是一座科技創新氛圍濃厚、科技潛力巨大的城市,將依托天府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技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營造更優的科技創新生態,為綿陽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記者彭紫薇蔣成林)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