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椅羌寨人流如織
□記者 杜亞菲 唐云峰 實習生 王鉦超 文/圖
7月22日,盛夏,雨后初霽。從遠山眺望,位于綿陽北川曲山鎮的石椅村,在氤氳的千里水霧中朦朧若現,靜謐安定。
驅車沿著蜿蜒的公路向上,民宿干凈明亮、錯落有致,旅游大巴和自駕車輛來回穿梭,暑期研學團隊絡繹不絕……這樣的場景,在石椅村時常可見。
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堅持發展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游,走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振興路子,以石椅羌寨輻射帶動周邊鄉鎮,形成跨區聯動發展,引領鄉村全面振興,一個生機勃勃的北川石椅羌寨鄉村振興先行區正在加速形成。
好山、好水、好景、好業,不斷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村發展、創業。春茶、夏李、秋林、冬節,石椅村將美麗風景變成“美麗經濟”的藍圖正在實現。
“目前,村里有23家民宿及農家樂,餐飲接待能力達6000人次,從去年起,村里8家農家樂、民宿加入到提檔升級的隊伍中,今年‘五一’假期就已開門迎客。”石椅村黨支部書記陳愛軍告訴記者,去年,石椅村接待游客數超過4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過5000萬元,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6.79萬元。
這幾日,石椅村特產——桐子李迎來采摘季。郁郁蔥蔥的果林里,碩果壓枝,果香四溢。一大早,邵朝平一家四口便駕著三輪車,上山采摘李子。
“雖然天天在下雨,但不摘不得行!等會兒就有老板來收哩。”說話間,披著雨披的邵朝平揩了揩額頭的汗水,手上動作依舊麻利,“家里有13畝多地的李子,這兩天請了五位村民來幫忙摘,現在已經銷出去7000多斤,拉了兩三車走了,按市場批發價3.5元一斤算,已經掙了兩萬多元。”
水果不愁銷路、村民增收致富。目前,石椅村的特色水果種植面積達1600畝,其中枇杷1200畝,桐子李400畝,年收入能達到600多萬元。
除此之外,村里還注冊了“石椅子”全品類商標,參加“綿陽造”推介活動,將臘肉等農副產品銷往全國。
石椅村還有了致富“新市場”——石椅村片區農產品交易中心。“該市場占地約900平方米,預計8月底完工,主要服務北川石椅羌寨鄉村振興先行區的老百姓,屆時,十里八鄉的特色農副產品都將在此集中銷售。”曲山鎮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平臺工作人員羅廣介紹。
為形成跨區聯動發展,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北川縣以石椅羌寨輻射帶動通泉、永安、擂鼓、陳家壩、桂溪、都貫、曲山7個鄉鎮,全力打造綿陽北川石椅羌寨鄉村振興先行區,不僅實現了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力爭到今年年底,先行區平均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5萬元以上,游客達到29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0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4%以上,每個鄉鎮建成2至3個鄉村振興樣板村。”北川羌族自治縣委常委、曲山鎮黨委書記、石椅羌寨鄉村振興先行區委員會副書記丁猛說。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