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字強
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為契機,在全黨開展一次集中性紀律教育”。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對黨內法規不上心、不掌握、不執行,黨紀學習教育存在簡單化、淺層化、走過場等問題。
麻木無知成貪腐重要誘因
半月談記者梳理黨的十九大以來云南各地查處的違規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發現,對監督教育、紀律規定、法律法規置若罔聞、麻木不仁的黨員領導干部不是個別。
“對紀法毫無敬畏之心,是導致一些黨員領導干部滑入違法犯罪深淵的重要原因。”云南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3次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每次頒布實施,全黨上下都掀起學習宣傳貫徹條例的熱潮,但由于經常性紀律教育缺失、弱化,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掌握、不執行,對“六大紀律”半明不白,不時踩紅線、越雷池,對“收點小禮品”“走點小關系”“耍點小特權”等見慣不怪。
簡單化、淺層化、走過場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不重視黨內法規學習,存在動力不足、目的不明、方法不當等問題,導致黨紀學習教育出現簡單化、淺層化、走過場等形式主義問題。
動力不足。有黨員干部坦言學習黨內法規自覺性不強,認為黨內法規與現實工作生活距離較遠,“與自己工作不相關,學了用處也不大”,較多干部只在上級安排的情況下才被動學習。
目的不明。有的黨員干部表示,“用規是紀委的事,與其他部門無關”,“學規是為了不違紀,不違紀就不需要學規”,違規違紀者都是領導層或者是要害崗位“一把手”。有的干部片面把用規直接等同于執紀,在工作中不注重用規。
方法不當。一些黨員干部表示,黨內法規條文多,學起來吃力,“囫圇吞棗,一知半解”。較多干部側重于通過警示教育片學習,對黨內法規制定的背景、要求等內在邏輯缺少應有的思考,一定程度存在臨陣磨刀、學用脫節、照本宣科、蜻蜓點水的情況。
保障不強。一些地區開展的黨內法規學習教育并未實現黨員全覆蓋。雖然省市縣三級黨校都把黨內法規相關課程納入干部教育和黨員培訓,但實際中并未有效落實,也存在黨校、高校紀檢監察學科、黨內法規學科建設不平衡,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效果不理想。
另外,一些單位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基層黨組織關于黨內法規的學習計劃和具體要求雖然在學習制度中有體現,但“以會代學”“學用脫節”等問題仍然存在,學習效果差、執行效率低。
常態化精準化開展紀律教育
受訪干部和專家建議,針對黨紀學習教育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要注重分層分類、因人施策,“精準滴灌”,探索創新方法路徑和形式載體,推動經常性紀律教育融入黨員干部工作、生活,觸及黨員干部靈魂深處。
創新紀律教育的過程與方法。云南省玉溪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杰建議,切實推進“以用促學”“以測促學”“以案促學”,把開展日常工作與學規守規用規統一起來,將學規守規用規情況納入日??己撕湍甓瓤荚u,在入黨、入職、提拔等重要關口開展黨內法規學習測試。
營造紀律教育的濃厚氛圍。多名紀檢監察干部建議,加強學規守規用規的宣傳工作,創新學習宣傳內容和形式,開展以案為鑒、以案明紀,引導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政治覺悟。(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