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3月13日訊(記者 周瓊)2024年前2個月,在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各類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政策推動下,四川外貿迎來“開門紅”。據海關統計,四川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588億元,規模位列全國第8,進出口、出口值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下同)增長15%,增速列全國第8。其中,出口1014.7億元,增長8.1%;進口573.3億元,增長29.7%。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值重回全國第1,“強引擎”穩住外貿基本盤。前2個月,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扭轉去年的下跌趨勢,進出口674.9億元,增長22%,規模重回全國綜保區第1位,較去年同期凈增加121.9億元,對同期四川外貿增長的貢獻率為58.6%,有力穩住了四川外貿基本盤。
民營企業占據半壁江山,外貿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前2個月,四川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4518家,進出口780.2億元,增長15.9%,占同期四川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9.1%,民營企業已成為四川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外貿主體隊伍,四川外貿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同期,四川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分別進出口702.2億元、105.3億元,分別增長14.8%、10.3%。
加工貿易增長近兩成,貿易新業態發展勢頭良好。前2個月,在綜保區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開放平臺的帶動下,四川加工貿易進出口614.2億元,增長17.5%,占38.7%;保稅物流進出口216.2億元,增長25%,占13.6%。貿易新業態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市場采購出口107.1億元,增長93.5%。同期,一般貿易進出口638.4億元,增長3.9%,占40.2%。
對主要市場恢復向好,對新興市場保持快速增長。前2個月,四川對東盟、歐盟、美國前三大貿易市場均回暖向好,分別進出口346.1億元、255.7億元、252.4億元,分別增長55.7%、27.1%、13.4%,三者合計占四川貿易總值的53.8%。同期,四川企業有力開拓新興市場,對非洲、中亞進出口分別增長133.2%、114.5%。此外,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772.6億元,增長32.8%。
成都外貿顯著回升,部分市州快速發展。前2個月,成都進出口1239.1億元,增長10.2%,扭轉了去年的下跌趨勢,占四川外貿總值的78%。同期,瀘州、南充、內江、阿壩進出口均實現成倍增長,德陽、達州、眉山、涼山等市州增速均超過50%,發展態勢良好。
新舊動能協同發展,部分商品出口規模全國領先。四川大力推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前2個月,電動汽車出口13.3億元,增長14.1%,基本占據同期四川汽車出口的半壁江山,成為四川外貿新動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期,四川傳統優勢產業出口同樣快速增長,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68.4億元,增長47.8%;集成電路出口141.2億元,增長50.8%。此外,部分特色農產品、食品延續去年以來的良好態勢,魚油、檸檬及酸橙分別出口2億元、3363.8萬元,均列全國第一,魚子醬出口677.9萬元,列全國第二,白酒出口6193.8萬元,列全國第三。
國內需求持續恢復,機電產品、大宗商品、消費品進口快速增長。前2個月,四川機電產品進口433.3億元,增長50.3%。其中,集成電路進口302.6億元,增長49.8%;重大項目落地推動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26.2億元,增長727.8%。同期,四川大宗商品進口快速增長,煤炭、原油等能源產品進口14.5億元,增長92.5%;金屬礦砂進口24.2億元,增長156.6%。此外,消費品進口27.6億元,增長86.9%,已連續11個月保持兩位數及以上的增長。其中,鮮櫻桃進口3.8億元,榴蓮、龍眼、三文魚、蝦等國外優質水果、水產品進口均成倍增長,豐富了消費者的“果籃子”“菜籃子”。